林亮东(1900-1974),男,又名林立农,广东省中山人。华南农学院二级教授、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广东植物病理学会理事,美国生物学会荣誉会员,荣获美国植物病理学会金奖章。历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助教,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技师兼讲师,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客座研究员和讲师,农林部西南优良品种繁殖场技正和总务课长,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兼任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院前身)植保系教授、系主任。期间,曾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院长等职。是广东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忠诚教育 严谨治学
林亮东教授1900年8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南朗乡榄边墟大车村,1974年8月29日在广州病逝,享年74岁。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长。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他在14岁离家外出求学,始终恪守母训“兴家立业,洁身自爱”的教诲,毕生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奉公守法,克己律身,不谋私利。他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献出自己的才智,奉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心,在植物保护专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他一专多能,不但古文根底厚实,能诗词,还擅长书法、篆刻和绘画。
林亮东早年就读于澳门崇实高等小学和澳门英文中学,1919年报考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1923年毕业后,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任助教,在职期间于1924年2月至1927年1月在该校病虫害系修读,师从名师戴芳澜教授进行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收益良多;1927年5月返回广州,在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执教,于1929年晋升为技师兼讲师;在1928-~1930年期间,曾获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聘为客座植物病理讲师和研究员,兼职教学和研究工作。
1935年月10月,中山大学为培养青年教师,公派林亮东赴美国深造,在俄勒冈大学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林亮东十分珍惜此一进修学习机会,在留美期间,发场其自孩童时代开始一直保持着的学习成绩必定名列前茅的拼劲,刻苦钻研,在1937年6月以优异成绩获取硕士学位;更由于他成绩卓越,被美国生物学会接纳为荣誉会员,并获美国植物病理学会授予金质奖章。他毕业回国后,相继在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1938年10月,日寇进犯广东,广州告急,学校停课,奉命搬迁,人心惶惶。家人劝林亮东教授再度出国暂避,林教授却执意不从,孑然一身随校辗转。中山大学农学院在邓植仪院长带领下,全校师生初迁罗定,旋又迁龙州,最后定址云南澄江县,并于1939年3月1日正式复课;在1940年秋,学校再从云南迁到湖南宜章栗源堡。1941年初,中山大学农学院在经费紧绌,本校农场无法开展扩充师生研究试验之时,受当时的农林部之委托开办多间农场,此项措施促进战时生产,利用政府物质上的便利以充实学校的研究试验和教材,是完全符合学校与农林部建教合作之举。是年2月,农学院有丁颖、赵善欢、王仲彦和林亮东等在农林部西南优良品种繁殖场兼职工作,林亮东兼任该场技正和总务课长,为此,他不辞劳苦,辗转往返学院与繁殖场,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任务。
1945年1月16日栗源堡沦陷,师生突围到广东连县,在邓植仪院长的组织和领导下,因陋就简,竭尽全力,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不使学生中断学业,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返回广州石牌。在颠沛流离,奔波劳碌,危机四伏的岁月中,林亮东始终坚守岗位,忠诚教育事业,为培养青年一代忘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立了华南农学院。林亮东教授任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1953年,广东省筹建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院前身)时,林亮东积极参与筹备工作,是筹委会的13名委员之一;在研究所成立初期兼任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系主任。
1958年,华南农学院遵照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支持和协助全省8个专区成立8所华南农学院分院,以求加速发展广东省的农业教育与科研。林亮东教授被任命兼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院长,远离家庭幼子,只身赴任;至“经济困难时期”,撤销湛江分院,他再次回到广州的院本部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上,他都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一切以教育科研事业为重的高风亮节。
林亮东教授教学科研成绩显著,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已荣获二级教授职衔。他执教47年,讲授植物病理学,真菌学,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农作物病害学,果树病害学等多门课程,多采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植病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谆谆善诱,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受人敬重的良师益友。
精心钻研 贡献良多
林亮东教授的科学研究领域颇广,其刻意追求科学的钻研精神深受赞许。早年从事华南热带果树,水稻病害及甘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于1929年发表了《木瓜炭疽病之研究》,1936年发表了《水稻胡麻叶斑病之研究》等论文,被列为当时果树和粮食作物的主要防治病害的措施。在留学美国期间,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还整理和发表了《中国真菌名录》,介绍真菌902种,详细记载了寄主植物与生长习性和分布。
抗日战争期间,时局动荡,农学院历受数度搬迁的困扰,林教授在学校处于极端困难,教学设备不足,仪器短缺的艰辛情况下,以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坚守岗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了建立更充实的标本室,他亲自带领教师,奔走于云南、湖南、广东、广西4省区,爬山涉水,深入田间,采集标本,鉴定病原。于1939年~1943年间,调查寄主植物98种,病害295种,病原菌286种,发现病害13种,发表了《滇、湘、粤、桂农作物之病害》等论文。1948年3月,林亮东教授获邀请参加粤、赣、湘、闽5省政府赴台湾农业考察团,赴台湾进行有关农业行政、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蔗糖业、粮食增产及热带作物等专题的考察,以其卓越的学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行家的赏识。及至解放前夕,民国政府官员纷纷外逃,当时的建设厅长邀请林亮东同往台湾,并多次派人催请;但林教授却不为做官所引诱,直言拒绝,避面不见来者,意坚志决,一心扎根大陆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
解放初期,正当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掀起农业生产高潮,广东的水稻生产出现了稻瘟病为害猖獗,亟待解决,华南农学院和广东省农科所共同承但稻瘟病的攻关研究。于1951~1954年期间,林亮东教授率领师生全力以赴,深入田间从事调查,采样、分析、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总结出稻瘟病的流行规律,提出栽培防治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上的一大难题,对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当时至关重要的粮食生产发展,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模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继而在1954年~1958年广东省开展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的鉴定研究期间,他又与协作单位的同事共同发表了《广东省稻瘟病流行情况及耕作防治重要性》和《广东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抵抗能力的鉴定及其抗病现象的观察》等论文,提出合理的水肥管理和采用抗病品种是制止稻瘟病流行的两项重要措施;通过水稻品种资源抗瘟性的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例如“珍珠矮”,其抗瘟性维护达10年之久,满足了当时水稻育种工作的需要。
林亮东教授毕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刻苦敬业,乐于和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和学习不同学术观点,待人以诚的高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的道德情操,深受敬仰;他的专业学识精湛,尤其在植物保护专业领域,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亲力亲为,注重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调查研究,致力开拓发展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的理论和研究,不仅为促进广东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全国各地防治稻瘟病、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也因此而获推选为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林亮东教授终其一生,报效祖国之志愿坚定不移,在抗日战争期间,怀着“教育救国”之志,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国执教并随学校辗转各地,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不使学生中断学业;在解放前夕,抵制国民党政府以高官厚禄之利诱,留在大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努力为新中国服务。他通过自我加强学习,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识。他充分利用工作闲暇,阅览书报,钻研新思想与新哲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在“文革”期间,他身在逆境中仍谆谆教导子女,并鼓励面临毕业分配的儿子,要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利用生活和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有利条件,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为人民服务。
林亮东教授,满头银发,身材消瘦,鼻梁上架着一付胶框眼镜,手拎一个公文包,生活俭朴,待人以诚,身为二级教授,大学系主任的他,在业界内有一定名望,可是他绝不恃才自傲,日常生活永远是那么俭朴,待人接物永远是那么真诚。他婉言谢拒学院给他安排的教授住宅,只是接受了和数位教师一起同住一套房子,他只住一小间单人房。在房间内除了一架木板床、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和两个书架之外,再就是各种书籍和期刊杂志等。他本人日常衣着很朴素,夏天脚穿塑料凉鞋,但总在上衣胸前的口袋上插着一枝钢笔,那是为了方便在工作时随手取下作笔记用的。
林亮东教授,在广州市内的家居,同样陈设简朴,对子女的教育抓得极严。他逢周三和周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子女的功课和作业,签阅子女的家庭报告册。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业外,更关心教育子女明辨是非、洁身自爱,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立足社会。为此,林教授还写下:“此生愿作一孤鸿,任我翱翔任我飞;四海青山皆可寄,管他万紫与千红。”的词句与子女互勉。林亮东教授那种热爱祖国,追求科学真知,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以及对事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赢得后人的缅怀与学习。
时过境迁,斯人已逝。谨以谏德之章以寄缅怀之情:
一生唯好学,藐视利和名;
孤鸿坚贞志,负笈远洋征;
渊博农林艺,愿望福民生;
执教五十载,造就有群英;
自奉诚俭约,澹泊拒逢迎;
谆谆训儿女,勤朴在躬行;
今与世辞别,典范殊可铭;
如何排怆侧,奋斗慰天灵。
文/李心光 林爝尧
* 林爝尧,林亮东之子,香港《大公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