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风采
平淡中积累精彩 ——记“长江学者”、植物遗传基因工程学家刘耀光教授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党委统战部   编辑:   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
 

                                                      

刘耀光,男,广东韶关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植物遗传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1996年于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植物基因研究,1996年回国任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现任广东省教育厅植物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土生导师。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遴选为“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002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所在团队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2006年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机遇总是光顾勤奋者

刘耀光的小学至大学本科的经历在外人看来,再平凡不过,但正是在如此平凡的生活当中,造就了他务实、平淡的品格。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场给中国教育带来灾难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凭着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排除干扰,完成了中学学业,打下了数、理、化的基础。刘耀光说,“高中时读书风气还算好,但国家已取消高考,由于自己平时喜欢看书,才不致荒废学业。”1972年从韶关北江中学毕业的刘耀光,与那个时代所有高中毕业生一样,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但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找回中学课本,在学习中驱散一天劳作的疲惫,度过那漫漫长夜。

机遇总是光顾勤奋者, 1977年,他凭着中学的基础和劳动之余自学的积累,在得知国家恢复高考后,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复习,迎接中断10年的高考。刘耀光幸运地通过了高考,但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按自己的兴趣,他第一志愿填报了华南工学院,但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虽然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学习自己理想的专业,但刘耀光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了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丁颖、王仲彦、吴灼年、黄超武、卢永根等几代华农人的科学精神和巨大成就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逐渐地爱上了这个在外人看来“不吃香”的农业专业。本科毕业后,刘耀光没有马上考研究生,而是被分配去长沙农校,从事专业教学,但是在他心里仍然有一个念头,就是“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19849月,刘耀光抱着追求科学的理想考取了赴日留学研究生。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19883月,刘耀光取得了日本香川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学位。当时,香川大学作为一所普通大学,首次与外校联合招收博士,尽管导师非常欣赏刘耀光的才华,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作自己的第一位博士生,但是,基于心中对京都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向往和对国际著名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家常胁恒一郎教授的敬仰,刘耀光并没有选择安安份份地直升博士生,而是本着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执着追求,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日本名牌大学——京都大学的博士生资格,师从常胁恒一郎教授,开展小麦基因组研究。凭着他的自信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加上超常的勤奋、熟练的实验技巧、敏捷的思路,通过少睡一会儿、少看一场电影,时间一点一滴地挤出来,终于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常人要用45年才能完成的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在日本同行中,他被誉为“超人”。

在日本期间,刘耀光长期开展小麦和拟南芥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一系列基础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围绕着植物基因组这个主题,进行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超大片段植物核DNA提取法、温度非对称交互PCRTAIL-PCR)技术、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克隆载体系统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在《美国科学院报》(PNAS)、《The Plant Journal》等国际著名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发表的论文被包括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在内的数十种刊物引用1000多次。他的研究成果对植物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TAILPCR技术己被广泛利用。

许多科学家也许一生都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科研技术,可是刘耀光却在别人不留意的地方拾到了金子。“那时我总觉得当时普遍使用的方法存在缺陷,其实许多搞研究的人都有这种想法,只是大家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取代它。”回忆起发明TAILPCR新的技术时,刘耀光说:“你说是幸运也好,歪打正着也罢,那天早上我刚睡醒,躺在床上,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旧的技术带来的种种不便,突然灵机一动,居然想到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我便马上回到实验室,着手对刚想到的方法进行试验,果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虽然刘耀光对自己的发明过程是那样轻描淡写,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不仅仅是幸运之神的眷顾,更多的是刘耀光平时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勤于思考,没有那厚厚的知识根基,没有如满弓待发之箭般的灵感,一切的发明创造都只能是空谈。

回国做自己的事业

在日本的求学和研究工作,使刘耀光成为一名在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但他不满足于在日本所取得的成就,也不留恋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国外生活的那些岁月,刘耀光觉得少了一种归属感。他知道他的根在中国,他的事业在中国。无论是在求学阶段还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研究时期,他一直在留意国际上水稻研究的最新动态,为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准备。19966月,他抱着“回国做自己的事业”的理想毅然带领全家回国。

一回到中国,刘耀光还没有顾得上安排好爱人的工作和小孩的学业,就来到华南农业大学报到,投入了紧张的研究工作。到任后,他渊博的知识、活跃的科研思维、高超的试验设计能力和技术、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同行和国内主管部门的尊重和信任。刘耀光博士回国后的十余年里先后获得国际合作、国家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863”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由于他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就,1997年他便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广东省农业界第一位获得该基金资助的科学工作者。他回国后瞄准基因工程在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难点课题,为解决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的创建和水稻基因的高效克隆、三系杂交稻种选育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雄性不育和恢复基因及其它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籼粳稻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分离、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刘耀光从分子水平入手进行的研究,对阐明水稻雄性不育性和恢复性、籼粳稻杂种不育等问题的分子机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研究的成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将开创选育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组合的新途径,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他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参加同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小麦抗病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几年努力,刘耀光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在《PNAS》,

plant cell》等刊物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申请了五项专利。在国内的学术地位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实现了“回国做自己事业”的愿望。同时,也使华南农业大学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平淡中的精彩

刘耀光对实验室有特殊的感情,特别喜欢自己动手,他觉得现在世界变化太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层出不穷,只有自己动手才能真实感受这种变化。亲自动手做实验给刘耀光带来了灵感,他的很多技术发明都在他动手过程中得到启示。一站在实验台前,刘耀光就显得很兴奋,往往一些长时间冥思苦想的问题,经过他亲自动手后很快就找到答案。也许在外行人的眼中从事科学研究很辛苦、很单调、枯燥,但是在刘耀光眼中实验室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实验室、工作台旁度过的日子很精彩,能发明一个新技术、一种新方法、发现一个新基因,都让他兴奋不已。有时候在出差路中,或者躺在床上脑海中突然有个新思路,后来回到实验室马上验证并获得成功,那种幸福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难怪同事们说,刘耀光除了外出讲学、开会,每天都会来到实验室,可见刘耀光对自己的事业是何等的热爱。“做科学研究兴趣爱好很重要,因为爱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刘耀光说:“一个人热爱某项事业并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华南农业大学的卢永根院士是刘耀光农业科学研究的启蒙老师,也是科研工作的引路人,对刘耀光最知根知底。谈到刘耀光的品格,卢院士说:这是一个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在这样一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里,刘耀光沉得住气,不骄不躁,他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是精品。1996年刘耀光回国的时候,学校的研究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刘耀光在与学校领导谈论回国一事时,谈得最多的是回来如何开展工作,从未向学校提出个人生活待遇要求,并且用自己节省的钱从日本带回一些当时国内没有的开展研究急需的小型设备,刘耀光说,我是回来工作的,当然要多想想工作上的事情。所以,一回到学校,刘耀光的家庭和生活还没来得及安排好,就一头扎进研究室,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

梅曼彤教授是刘耀光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她说:“刘耀光身上有一种科学家特有的品质,谦虚好学,诲人不倦。做我们这行的都离不开实验室,都十分珍惜实验设备和材料,但刘耀光的实验室是开放的,对学生开放、对校内同行开放,也对外地来学习进修的人员开放”。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一些人慕名而来,刘耀光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提供条件,有时还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习者满意为止。一些人关心他,说仪器设备都是很昂贵的,用坏了怎么办。刘耀光回答:“仪器不用也是会坏的,只要发挥了作用用坏了也值得。”难怪推荐刘耀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三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推荐信中表示,刘耀光是一位具有宽广胸怀的科学家。

学生们谈到刘耀光教授,说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一个对别人关怀备至的兄长。刘耀光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学生要求也很严,一位学生说:“刘老师对我们学生太熟悉了,几乎我们每一个学生实验做到哪一步,数据准不准,还缺少什么,老师比我们自己还清楚。你说我们能马虎么?”正是他的严格要求,他的学生已有多人分别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2007年,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中华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刘耀光的研究生许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刘耀光总是慷慨解囊给予帮助。

“长江学者’不仅是份荣誉,更重要的是份责任。作为搞农业科学的,我最关心的是怎么真正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我希望能为中国农业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努力。”刘耀光这样勉励自己。正如他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科学发展就会更快。”我们期待科学界涌现越来越多像刘耀光一样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也期待中国农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

 

                                      文/黄九九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后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