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风采
热土情深 ——记“长江学者”、农林经济学家罗必良教授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党委统战部   编辑:   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
 

                                           

罗必良,男, 1962年出生,湖北省人。1987年西南农大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南京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成为当时全国农经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现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必良在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制度经济及农村经济组织等领域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共70余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种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出版专(合)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1994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1995年被选为广东省思想理论战线“十百千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2003年增选为思想理论战线国家级学科带头人。

1997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五届“广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0年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青年农业科技奖最高奖);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第三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被遴选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被聘为“广东省高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2007年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09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目前是广东省人文社科系列、全国农林经济学界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从乡村走来

罗必良1962年冬出生在湖北江汉平原一个农民家庭,因为那时学校“戴帽”,他从小学到高中一年级都是在本村小学度过。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父母,下决心要使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因此,父亲就想办法将儿子临时插班在县一中读书,当时与校方说好,成绩好就留下,否则就回家。在学期结束模拟考试中,罗必良考了个全年级第二,物理成绩还是全荆州地区第二名,这样他的名字正式上了班级花名册。这也给了当时只奢望读中专的罗必良以信心,他暗下决心,全力以赴,考上大学。1980年,他终于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进入了华中农业大学农经系,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这一段经历显然给了罗必良很深的影响。他说,这个时期的生活给他留下的烙印太深了,并且始终伴随着他。在40多年的生活中,这段时光是他最辛苦的日子。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只是春节的时候,回家三天,其它时间包括寒暑假都是在学校过的。正是用这种方法,进县中学以后,一年读了三年的书。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20年后,早已成为教授的罗必良总结说。“一个人,没有天生就行的,也没有天生就不行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付出,只要舍得付出,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目标。”罗必良特别重视中学时代留给他的这一宝贵财富。他说:“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谈的话,这是我最珍贵的经验。”

 

十年磨一剑

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罗必良认识了同在农经系读书的研究生,他的心中有了新的目标:要和他们一样,大学毕业做研究生,读更多的书,做大学问,为家乡人民争光。他一门心思读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还有那时刚刚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等,涉猎广泛。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罗必良将目光停留在生态经济学上。当时,全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生专业招生,他想,这是一门新兴学科,一定会得到重视的,就开始集中精力做准备。1984年罗必良本科毕业时,果然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学专业招收研究生,他就投到了西南农业大学著名教授叶谦吉门下,开始攻读生态经济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生活使罗必良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理论和学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一个新思想、新思潮涌现、交流、碰撞的时期,好学的罗必良如饥似渴地往书店跑、在图书馆泡,什么未来学派、生态技术思潮等等,他无不借鉴、吸收。研究生三年,他己有10余篇专业论文在杂志发表,这使年轻的罗必良在我国农经界崭露头角。

1987年,罗必良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离北京100多公里的河北廊坊,在农业部所属的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任教。他的第一部专著《从贫困走向富饶》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那时他刚刚29岁,也就是从这以后,他不断有专著、论文问世。一个功底深厚、才思敏捷的年青学者罗必良开始驰骋在我国农经界。

“中国有句古话,叫十年磨一剑。我从84年读研究生开始立志做学问,到94年成果大量出现并评为教授,整整作了十年的准备,十年寒窗。现在有的人,想做学问,又耐不得寂寞,急功近利,须知做学问不是做生意,可以一日暴富。”面对一些关于罗必良近几年成果出得多,成了拿奖专业户的戏言,罗必良这样冷静回答。我在采访罗必良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导师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敬业精神和做学问的态度,只要老师没有出差在外,每天必定在堆满书籍和资料的办公室里,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整栋办公楼,他办公室的灯光是最后熄灭的。

 

热土的呼唤

从罗必良研究的领域中,农村、农业和农民始终在他的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从下面他有影响的专著可见一斑:《从贫困走向富饶》(1991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调整与变革》(1993年),《农业、农村、农民——思考与选择》(1997年),《跨世纪的广东农业》(1999年),《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其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1999年),《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应用研究》(2000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与对策》(2000年),《走向生态化经营》(2001年),《农业产业组织:演进、比较与创新》(2002),《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与绩效》(2003),《新世纪的抉择——广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2003),《新制度经济学》(2005),《现代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线索与创新路径》(2009)。为什么他这样热衷于农村问题呢?罗必良这样回答:“农村这块土地始终是我心中解不开的结,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使我一刻也离不开对它的思考”。从他读研究生开始,就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农门”,这种热情与日俱增。

他在1994年广东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领奖大会上作的名为《使命·信念·追求》发言中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因而我从不放弃我的启蒙专业农业经济学,我总在奢望以自己的方式为农民做点什么;我知道中国还不富裕,因而我总想在发展经济学那里寻找到什么启示;我深深懂得中国在生态上也不富有,因而我总想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找到一条持续发展之路;当我认识到制度问题对经济发展关键性影响之后,我总想从制度经济学那里找到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农村改革的有用思路。”仅仅用他是农民的儿子、血管里流动的是农民的血液来说明罗必良的人生追求是不够的。他看到了农村的落后,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困难,看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从而立志要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并为此倾注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乐此不倦。罗必良曾经动情的告诉我:“我40岁不到,按一般人的说法,什么名呀、利呀,该有的都有了。我的学生也劝我,他们说,罗老师,中国社会科学界又不评院士,你还那么拼命干什么,他们哪里知道我对这片热土的感情,我是多么热爱生我、育我的这块土地。我是有了很多,可是,农民得到的还太少。每每想到农民的艰辛,常常使我凄然泪下。我们不应该用学到的知识回报这块土地吗?”这就是青年学者罗必良的心声!

正是缘于这种根深蒂固的爱与责任,罗必良坚实而有力地不断攀登,我们不仅在大学书斋里看到他,在省委、省政府智囊团里看到他,而且在乡镇办公室里、在田头地间里也常常看到他。他要为之奋斗的事业越来越多,他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宋朝大知识分子朱熹有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不同的是,罗必良的思想源头不仅在书本,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紧密地关注改革中的中国,深深地热爱这块热土,就使源头有了活水,思想永不枯竭,理论不断创新。

院长的份量

2002年底,罗必良走上了经管学院院长的岗位。作为一院之长,肩上压着学科建设、科研、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创收等多副担子,每副担子都是沉甸甸的。

人才是学院发展的根本,上任后首先就是抓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学院加大力度引进优秀博士,动员一切力量解决博士家属就业。目前专业教师达到90人,其中博士56人,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启动学科建设规划与管理。重新修订《科研奖励条例》,加大对“高、精、尖”成果的奖励力度,罗院长常说,学科是学院的生命线,而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必须引导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科研上来。

抓住机遇、整合力量,组织申报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农业产业组织与制度经济、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村金融、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三个自设博士点和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申报,并全部获得批准。

2003年组织申报首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并获批准,2004年基地建设评估获特优等级,2005年中期评估和2006年建设期满评估都获优秀等级。2007年广东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再次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经济管理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评估。这些项目能够获批和通过评估,不仅仅是材料的组织汇报问题,关键是学术队伍的建设、组织和科学研究的开展,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没有领先和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要取得申报成功是不可能的。

在抓学科建设的同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抓学术氛围建设。组织主办第三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五山博士论坛、企业家论坛、中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术研讨会、广东经济学会暨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学术研讨会。组织高密度、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讲座,近年来基本达到平均一周有一次学术报告或讲座。2009年初还启动了“学思对话”栏目,进一步搭建师生与学者对话、互动的平台。

人才建设初显成效,2006年以来科研成果质和量稳步提升,EISCISSCICSSCI等收录的论文逐年增加,从200648篇至2008年达104篇。国家级课题每年立项3-5项,年均课题经费390万,省部级奖项每年获得1-2项。在其带领下,经济管理学院逐步成长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头羊。

罗院长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有许多新招术。2006年、2007年定位为“研究生质量”年,全面修订研究生管理条例;改革研究生培养计划,规范研究生课程,建立研究生入学试题库;出台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启动研究生学位论文院内复评和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制度,这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实施,促使研究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2007年启动了本科“百人计划”工程,开办理论提高班和创业特训班,探索培养有特色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实验中心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成为我校第一批建设的教学团队。2009年又定为“本科教学质量年”。

2008年定位为开源节流年,动员一切力量拓展创收渠道提高职工福利。

在重点抓好关系学院发展的大事外,他还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经管学院是华农的第一招生大户,目前在校本科生4200余人,约占学校本科生的1/6,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整个华农的规模。如何管理好学生也是院长必须考虑的重要大事,他主要抓二方面的工作。

首先,倡导在本院学生中开展以“三心”(爱心、信心与责任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此项活动在华农具有独创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以专家的身份在全院学生中作报告、与同学们对话,不仅本学院学生积极参加,还吸引了学院外的学生参与。另外还开展了学生人生观的系列教育,其中他的“经济学与人生”、“经济学与择业”等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学生欢迎,打造出了“专业特色型”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其次,积极向社会争取捐资助学,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先后争取到温氏集团奖助学金75万元、陈明金(澳门)奖助学金100万。

谈到做院长的体会时,他深有感触地说:“干院长真累,这不是说自己有多么辛苦,而是说为老师们做点事情不容易”。他认为,现在看起来学院发展很红火,学科上得很快,招生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不少,但问题不少,甚至危机潜伏。“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多多”。他忧心忡忡搬着指头说:教师数量明显不够,大家都是超负荷运转;教学科研质量也要提高,统计起来,文章成果大多集中在那么几个教师身上;现在竞争激烈,学校条件有限,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所以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保证学院的长远发展,而最重要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合适的是做学问,但是,既然担任了院长一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而是认为:“一支独放不是春”,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一个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氛围,产生一种凝聚力,带动一大批人进行科研工作,使百花齐放。班子中的同事也认为,罗必良主管学院工作以来,最操心的也是怎么使教师安居乐业,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罗必良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崇尚学术、关注现实、献身教育,服务社会是他坚守的基本使命,他始终是学术研究中的领头人和榜样。担任院长至今,仍主持各类课题45项,其中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7部;第一作者发表的CSSCI论文28篇,其专著型教材《制度经济学》受到学界的广泛赞誉。

始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着力进行教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案例分析透彻,点评精辟到位,很好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这种直面现实、融入生活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享受,锻炼了学生用理论解释真实世界的能力,深受学生好评和欢迎。

面对成功、荣誉和掌声,罗必良平静如故。他认为,自己做的只是一个学者应该做的,还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文/易 钢 王丽萍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后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