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风采
用心血和智慧铸造丰碑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教授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党委统战部   编辑:   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

 

蒲蛰龙(1912-1997), 广西钦州县(原属广东)人,祖籍四川,出生于云南。1925年-1928年在私立执信学校读初中,1928年-1931年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和预科。1931年-1935年中山大学农学系读本科。1935年-1937年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读研究生。1937年-1946年中山大学任教。1946年-194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中山大学生物系、昆虫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广东省农业实验场场长,华南农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教授、副校长、顾问,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际有害动物、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荣誉理事。1982-1991年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三届主席和第四、第五届名誉主席等。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广东省高教工会、省高教厅授予“南粤杰出教师”称号。

        蒲蛰龙教授是中山大学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前称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毕生勤奋耕耘,潜心研究,对我国的生物科学和生态农业,特别是害虫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的研究成果,为农田环境的改善和农业持续发展开创先河,为振兴中华、发展我国教育、科学事业和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是广大师生和全国生物防治工作者的典范。60 多年的科教生涯中,在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际同行称他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他还得到了母校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颁发的“优秀成就奖”,是“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

练“昆虫分类”之功   壮“科学救国”之志

        蒲蛰龙自幼刻苦好学,同情农民,深为中国农村的贫穷、农业生产的落后而痛心疾首,萌发了要为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发展,为农民的幸福做点实际贡献的想法,他读大学选择了农学院昆虫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大学四年,蒲蛰龙很少回家,空余时间大多用来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有时还进行野外观察和实验。他针对广东各地有很多松林却由于松毛虫为害造成不少松树枯死的情况,亲自到林区找来松毛虫在学校喂养。虽然实验设备简陋,但是蒲蛰龙还是很细心地观察松毛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摸索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方法。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活史的研究》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首篇较全面论述和防治松毛虫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文献。为此,蒲蛰龙获得了中山大学农学院颁发的“毕业论文奖”和“优秀成绩奖”,这在当年的农学院是绝无仅有的。

        大学毕业,蒲蛰龙考上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读研究生,师从世界著名昆虫分类学家胡经甫先生,在燕大期间,他所写的论文相继在《北京博物》杂志上发表,在我国昆虫学牙甲科分类方面崭露头角。1946年他再次踏上求学之路,赴美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米卡尔教授,从事昆虫分类研究。他异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边读书边搞专业研究,还自学了法、意、日等7门外语,为日后科研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博士学位后,他谢绝了亲朋好友的挽留,放弃了国外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携同妻子一道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踏上了归程。

以虫治虫   成就害虫生物防治

        抗日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更加激发蒲蛰龙“科学救国”的志向。1939年秋,中山大学在大后方云南澂江复学时,他身为农学院副教授,不忘深入乡村林区,调查当地的农林业资源及作物生长情况,在这里开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用微生物细菌防治蔬菜害虫菜青虫的试验,实验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解放后他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去参加生产劳动,看到农作物虫害的防治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虫灾严重,农民除了用原始的方法捉虫外只能听天由命。面对着农民焦灼期待的目光,想到自己科学报国的宏愿,他勇敢地接受了新的挑战——开创生物防治病虫害研究新领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研究上来。

        1、大卵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取得田间防治成效

        广东是生产甘蔗的大省,甘蔗的主要害虫是甘蔗螟虫(俗称钻心虫),它为害甘蔗,造成严重减产。1950年开始,蒲蛰龙选取利用赤眼蜂来防治钻心虫的研究课题。通过试验,大量繁殖赤眼蜂在各地蔗田释放,治虫效果不错。

        1958年,蒲蛰龙率先在广东顺德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并相继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先后被全国10多个省份学习应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害虫。1990年全国赤眼蜂防治害虫面积达46.7万公顷(不包括林业),赤眼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农林果蔬等多种作物害虫,成为众多害虫的克星。

        这一课题研究的成功,减少了农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人类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我国生物防治事业。

        2、引进国外害虫天敌防治农作物虫害

        1955年,蒲蛰龙通过苏联农业部引进了两种介壳虫的天敌——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在他的指导下,培育繁殖成功。澳洲瓢虫被广泛放养于柑桔、木豆、木麻黄及台湾相思树等植物上,有效地防治了吹绵蚧的为害,把它移殖到广西、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56年底,广东电白县博贺镇沿海岸线绵延20公里,宽100米的木麻黄树防风林带发生了严重的吹绵介壳虫灾,10多万株木麻黄树已有2万多株受到为害,而且虫灾还在迅速蔓延,用农药喷杀也无济于事。蒲蛰龙协助省农业厅,把数百只澳洲瓢虫及其子代送到该林带放养,害虫吹绵蚧很快得到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孟氏隐唇瓢虫在上世纪50年代释放后,上世纪80年代发现它早已在自然界建立了种群,对各种粉蚧起着控制作用。上世纪90年代华南农业大学利用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新入侵害虫——湿地松粉蚧,取得成功。

        3、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害虫

        蒲蛰龙关注荔枝蝽象(简称荔蝽)害虫为害荔枝而减产失收的现象。1960年,他亲自主持了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蝽的研究工作。在蒲蛰龙的主持下,中南昆虫研究所黄明度、麦秀慧等科技工作者繁殖出平腹小蜂,并在广东省内的从化、增城等荔枝主要产区试验,效果显著。

        1969年,东莞县荔枝产区出现了严重的虫灾,正在广东英德“五·七干校”劳动的蒲蛰龙知道此情况后,未考虑个人得失,与夫人利翠英教授一起,深入荔乡调查虫害情况,举办“以虫治虫”培训班。他不顾年高体弱,不畏腊月寒冬,克服设备简陋,气候不宜等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功开展了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蝽试验。1970年春,在广东东莞县12个公社大面积放蜂,东莞荔果大丰收。这项成果一直在推广应用,广东、福建1989-1991年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蝽的面积达500公顷。

        4、发掘和传承“以黄猄蚁治虫”的祖国文化遗产

        上世记70年代,蒲教授带领年青教师杨沛,到广州市郊萝岗、四会市黄田实地调查,并在黄田开展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试验,在相邻柑橘树间用长竹片架设蚁桥,便于黄猄蚁活动,扩大治虫的受益面积;柑橘树头设盛水防逸圈,不让黄猄蚁下地觅食,促其专职捕捉树上的害虫,目的是提高黄猄蚁的治虫效能。他对古老的以虫治虫方法加于总结和改进,使我国远在公元304年就有记载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项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5、以发挥天敌效能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

        1972年冬,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由于水稻虫害严重,请求蒲蛰龙为其出谋献策。从1973年起,他带领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的师生前往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安营扎寨, 4年间下四会大沙34次,倡导开展以发挥天敌效能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系统研究。试验面积由小至大,成为当时国内面积最大的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示范点。兄弟省同行及美国的害虫防治代表团、英国生物防治代表团先后前来四会大沙参观考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了《水稻综合防治指导》,称中国水稻害虫综防是“模范的水稻综合治虫的计划”,对大沙水稻综合治虫工作做了系统的报道和介绍。

        广东省四会大沙的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历时28年,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问题,保证了稻谷丰产,而且节省了农药开支,节省了施药用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农药残留逐年下降,农田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该项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成果同时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重点推广计划。1998年大沙生产的大米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在蒲蛰龙的带动影响下,在解决生产问题的同时,中山大学水稻害虫研究组,还进行了害虫种群动态、稻纵卷叶螟生命表、三化螟生命表、天敌与害虫的种间关系、害虫预测与管理模型、综防专家系统、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重建与种库关系等基础研究,已发表论文上100篇,专著2部。

发展微生物农药研究   开创生物环保先河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蒲蛰龙在华南农学院任教授,兼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1956年蒲教授调回中山大学任教,他组建了昆虫学教研室、昆虫生态实验室。196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昆虫生态研究室(与复旦大学谈家祯教授的遗传研究室同一批成立)。在此基础上,1978年创建了教育部直属的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下设昆虫分类、昆虫生态、昆虫生理、昆虫病理4个研究室。之后在“昆虫学”重点学科、第一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创建了“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蒲蛰龙院士既重视理论研究,也强调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在农村建立多个试验示范点。在他带领下,中山大学的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病理学、昆虫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有很大发展。

        1、据初步查索,蒲蛰龙教授1940年发表的“云南澂江白粉蝶幼虫细菌防治初步试验” 是我国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使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资料文献。

        2、他还关注苏云金杆菌治虫问题,在四会大沙为防治稻纵叶螟、稻苞虫等鳞翅目害虫,采用土法生产杀螟杆菌(即苏云金杆菌),之后建立发酵工厂,大量生产微生物杀虫剂,为确保产品的质量,采用家蚕卵的初孵幼虫作为菌剂的毒力测定,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毒力测定法。

        3、他又从松毛虫的死虫尸体发现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用病虫尸体磨碎,再喷至松毛虫寄生的松林,1978年在广东斗门做了林间防治试验,效果显著,施用CPV的松林以后,三年松毛虫不发生为害。这个成果,经国家“八五”攻关验收,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4、他和年青教师一道,研究斜纹夜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SlNPV)的感染研究,在广州市郊的蔬菜种植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防效。在“七五”攻关“斜纹夜蛾NPV中试生产”验收后,与广州市中达生物工程公司合作,进行大规模生产。产品有“虫瘟一号”和“虫瘟二号”等,应用于生产。该成果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蒲蛰龙教授一生致力于育蜂治虫、以捕食性天敌治虫、以菌治虫、引进天敌治虫等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他是我国现代生物防治科技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学生以他的生物防治原理和方法,在福建安溪建立1.8亩有机茶基地;有的在蔬菜种植方面,生产有机蔬菜(叶菜)。我国加入WTO后,从农产品出口的角度,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生物防治的体系和思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敬事业德高望重   育英才为人师表

        蒲蛰龙学贯中西,德才兼备,谦和宽厚,亲贤爱才,堪称当代学人的典范。半个世纪以来,他总是以科学家特有的敏锐,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正确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人们生产上的难题。他总是善于理性地和客观地捕捉各个时代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趋势,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结合我国现实的需要,牵头组织科研人员攻关。他认为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科学研究,就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试验成功。他善于领导和团结研究人员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在国内,他率先通过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建立了两个新的研究方向——昆虫数学生态和昆虫病理学及基因工程,这两个新的科研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蒲蛰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教育家。他在教学工作中,言传身教,重视发掘学生的潜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向一专多能发展。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为人谦逊,激励后学,备受师生尊崇。他满腔热情地把知识和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他就象一位辛勤的园丁,长期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尽心尽力地为我国培养了大学生、研究生一大批专门人才,上世纪50~60年代未有学位制度期间,已培养了研究生9名;打倒“四人帮”后,1977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又培养了硕士生19名,博士生15名,指导博士后等,这批高级人才,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学校长、不少是学科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蒲蛰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杰出科学家。他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严谨治学、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在从事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主动积极地扶掖年轻人,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他深深懂得,一个人能力有限,科学家是一个专才,但也有其知识盲点,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全,因此,他善于团结、起用有才华的年轻人,鼓励他们不断深造,学习先进国家的科技知识,对学成回国的中青年学者任贤重用,推荐其跃上科研新台阶。在昆虫研究所里,有一批学有所成的年青科学家为蒲蛰龙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魅力所感召,大都甘愿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蒲先生的麾下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人成就,成为重点学科领头人。

        蒲蛰龙一生对科学的追求、竭尽所能为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做为一位20世纪世界杰出的生物科学家,将永远记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丰碑上。

文/刘丽葵

参考材料:

   1、古德祥,麦淑萍,纪念恩师——蒲蛰龙

   2、麦淑萍,用心血和智慧铸造丰碑——记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后台地址